bob体育平台下载_bob电竞体育博彩-游戏|官网

图片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金华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12年 > 2012年 第11期 > 市政府文件
?
bob体育平台下载:印发金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2-12-15 21:04? 发布机构: ? 文号: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金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已经2012年9月4日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金华市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4日

  金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为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及《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健全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机制,建立机动车排气检测体系和监督管理信息网络体系,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和监管,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有效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主要工作
  (一)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按照环保部《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规定》,对所有在用、新购、转入机动车发放环保标志(绿标、黄标),实施分类管理。新购机动车直接发放环保标志,转入、在用机动车尾气检测合格后,发放环保标志。环保标志有效期满,重新检测合格后继续发放环保标志。2012年底前,全市要基本建立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网络。
  (二)建立机动车环保标准准入制度。加强机动车污染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全市新车和外埠机动车转入注册登记与全国同步执行“国Ⅳ”排放标准,禁止销售和转入不符合“国Ⅳ”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未取得环保标志的新购机动车和外埠转入车辆,公安机关不予注册登记和办理转入手续。
  (三)实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和抽检制度。2012年底前全市在用机动车正式实行定期检测,并纳入公安部门机动车检验项目,实行同步检测。经机动车排气检测机构检测,符合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由环保部门核发机动车环保标志;未取得环保标志的,不得上路行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年检手续。环保部门在公安部门配合下,对在城市道路行驶的高排放车辆及排放明显可见污染物的车辆实行道路抽测,对营运车辆集中停放地或用车大户(拥有10辆以上机动车的单位)进行停放地抽测,机动车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对环保部门的监督抽测应当予以配合。对道路抽测、停放地抽测不合格的机动车责令限期维修,并通报同级公安和交通运输部门。被责令限期维修的机动车未在限期内维修合格即上路行驶的,由公安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四)建立机动车排气检测体系。各地要按照高效、便民和资源共享原则,依托现有检测资源,采用政府投资或引入社会投资规划建设检测站,2012年底前基本建立起机动车排气检测体系。根据不同的车型,采取相应的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方法。对轻型汽油车现阶段采用双怠速法进行检测,2015年前按省规定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进行检测,可提前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对重型汽油车采用双怠速法进行定期检测;对柴油车采用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法或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法进行定期检测。环保部门要依法对检测机构开展日常监督管理,并视需要向检测机构派驻监督员。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的机构,应当依法取得省质监局的计量认证和省环保厅的委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对机动车进行排气污染检测,按照规定报送机动车排气检测信息,按照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提供排气检测服务。
  (五)建立机动车排气检测监管信息体系。环保、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密切配合,对排气污染检测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2012年底前建成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数据库、数据传输网络及检测机构的在线监控平台,对各排气检测站的检测数据、维修机构的维修信息、合格标志发放信息等进行统一管理,做到实时传输。根据需要,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为深化机动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各地环保部门应定期发布本地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和机动车定期检测、抽测信息。
  (六)实行高排放机动车限行与定期淘汰。各地要对各类机动车按环保分类标志采取相应的限制行驶区域、时间和车型的交通管制措施,具体由环保、公安部门根据大气污染防治需要进行划定,报当地政府批准后公告社会。对无环保合格标志以及违规进入限行区域的高排放车辆,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查处。建立超标排放机动车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公众举报排放黑烟车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机动车强制报废有关规定,对经维修或者改造后排气污染仍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机动车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强制报废。列入在用机动车高排放车型目录的机动车到达报废年限后按规定予以报废。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按照分类引导、适当补助、鼓励报废、促进更新原则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排放机动车更新淘汰。具体办法由市环保、公安、财政等部门制定。至2015年底前:2000年前(国Ⅰ)登记注册的轻、微型车淘汰50%,2000年前登记注册的中、重型汽油车全部淘汰,2007年前(国Ⅲ)登记注册的中、重型柴油车全部淘汰。各地要开展公交车、营运车辆超标排放的治理以及高排放车辆的更新淘汰工作,鼓励使用天然气、甲醇汽(柴)油、电动等节能型低排放和新能源机动车,减少排气污染。
  (七)建立和完善机动车排气维修服务网络。对从事排气治理维修的单位、人员要加强资质管理和考核。维修机构对排气超标车辆要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维修,将维修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技术性能指标纳入维修质量保证体系,使在用机动车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维修企业要定期将维修治理的有关信息报环保部门。维修企业弄虚作假的,由交通运输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八)加强机动车生产、销售管理。制造、改装、组装机动车及车用发动机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纳入产品质量管理内容,配置相应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设备,产品经排气污染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出具污染排放合格证明。机动车销售应当附有生产单位提供的污染物排放合格证明资料。禁止销售不符合本市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排气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不得进入旧车市场进行交易。
  (九)加强油品管理和油气回收治理。按要求分期供应不同标准的车用成品油,不断提高车用成品油油品质量。积极向出租车和公交车等高频使用的车辆推广清洁燃料和替代燃料。按照省环保厅、商务厅等部门联合下发的《bob体育平台下载:印发浙江省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浙环发〔2010〕41号)要求,按期建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建立金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统一组织协调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市政府设立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工作,指导督促各县(市)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各县(市)政府要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加强排气污染防治及运行机制、监管机构建设,并做好必要的资金和设备保障。
  (二)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各职责部门要按照职责和分工,密切配合,落实责任,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环保部门负责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管和协调;负责组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机构;牵头制定机动车排气检测机构规划建设方案,开展机动车排气检测,负责检测机构日常监管和监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管理;负责转籍过户车辆环保标准的审验工作;组织实施机动车环保分类合格标志制度;会同公安部门对机动车排气污染实施道路、停放地抽测。
  公安部门负责机动车环保达标情况的审验,将新车车型、转籍过户车辆环保准入和在用车排气检测达标作为准予登记和年检的检测项目、条件;组织实施区域限行等交通管制措施,负责机动车环保分类合格标志制度执行情况的路面检查;配合环保部门对机动车排气污染实施道路、停放地抽测的执法工作;配合环保部门制定机动车排气检测机构规划建设方案,开展机动车排气检测,做好监管信息网络体系信息共享;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应报废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提供排气管理必需的车辆基本信息。
  财政部门负责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机构(设在市环保局)工作经费、机动车排气检测和监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运维经费、污染综合治理等的预算安排及资金监管。
  国资部门负责国资经营的城市公交车辆、出租车、长途客运车等营运车辆的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拟订高排放车辆更新淘汰及超标排放车辆的治理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国资企业油气回收治理工程的督促、落实;市本级建立以国资为主体的机动车排气检测机构。
  建设部门负责环卫等车辆的排气污染整治工作。拟订并实施高排放车辆更新淘汰计划、实施超标排放车辆治理,加快构建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维修企业的监督管理,对机动车排气维修单位和人员实施资质管理和考核,建立全市排气治理维修网络,完善维修企业内部排气检测制度,加强维修人员业务培训,为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维修企业和维修车辆情况的信息。负责城市公交车辆、出租车、长途客运车、油罐车等营运车辆的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拟订高排放车辆更新淘汰及超标排放车辆的治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农业部门负责拖拉机的年审等排气污染整治工作,拟订高排放车辆更新淘汰计划并组织实施。
  经信、工商、质监、物价、商务、安监等部门按各自职责负责机动车生产、销售,排气检测机构计量认证,检测服务性收费标准的审批和监管,黄标车淘汰、车用成品油管理以及油气回收治理工程等工作。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广泛运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系列宣传活动,加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宣传,提高机动车所有人和驾驶人员的认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